青海社会科学

更新时间:2020-05-23 22:49

《青海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是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教育综合类期刊。

办刊历史

1980年,《青海社会科学》创刊。

1982年,《青海社会科学》期刊为双月刊,稳定发行。

2013年4月,《青海社会科学》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青海社会科学》主要栏目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

人员编制

据2019年第6期《青海社会科学》页内显示,《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有主编1名,副主编1名,常务副主编1名,学术委员会14名,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5名。

《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编委会名单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5月4日维普网显示,《青海社会科学》发文量7556篇。

据2020年5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青海社会科学》出版文献量7467篇。

据2020年5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青海社会科学》出版文献量4669篇、基金论文量1272篇。

收录情况

《青海社会科学》被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20年5月4日万方数据服务平台显示,《青海社会科学》被下载量150705次、被引量17296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青海社会科学》影响因子为0.66(社会科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0.6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2604名。

据2020年5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青海社会科学》总被下载次数1536819次、总被引次数2727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54、(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52。

据2020年5月4日维普网显示,《青海社会科学》被引量为12060次,H指数为26,影响因子0.185。

荣誉表彰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获青海省汉文社科类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曾获得中国北方十佳期刊奖。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青海社会科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重视基础理论、历史问题、全国性问题,更重视应用问题、现实问题、青海问题的研究,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投稿指南

1、投稿要求论题新颖、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研究有深度。

2、投稿须附中文摘要(200字以内,用第三人称写法)、关键词(3—4个)、中图分类号。

3、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参考文献排在文尾,且遵循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

4、凡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请在投稿中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以便标识。

5、投稿须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6、投稿一律不退,文章投寄三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

现任领导

社会评价

《青海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包容性以及地方性、民族性等特点,在思考中批判,在探索中发现,在特色中创新,在启迪中前行,承求真、求实、求稳之精神,成为百花之园、争鸣之地,吸引着海内外社会科学界尤其是民族宗教学界、地方史学界、经济学界和法律学界普遍而持久的关注。(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全国检察业务专家,青海省优秀法学家,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马田山)

《青海社会科学》非常注重论文的学术水平,刊发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辑认真遴选、主编严格把关。论文的学术水准放在首位是《青海社会科学》办刊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青海社会科学》高在使命远大。(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处处长,文学教授刘爱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