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亭

更新时间:2022-01-09 17:46

洞庭湖西端,有一个湖名叫赤沙湖。赤沙湖和洞庭湖相连一体,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赤沙湖北岸有一岗,岗上有一亭,名叫赤松亭。唐朝大诗人刘长卿在任鄂岳转运使时曾停舟登岸。他望着赤沙湖浩水长亭,飞鸟齐集,顿生去国怀乡、孤身退隐之想,遂作《赤沙湖》五言诗一首:“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秋水连天阔,涔阳何处归,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辉,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 赤沙湖又名赤亭湖,早在三国时,王粲便有诗云:“悠悠澹澧水,下回赤沙湖。”在南北朝梁中大同元年的地图上就标示出了它的名字。唐代诗仙李白曾以“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的诗句来描述它的景色。晚清时,由于湖泥淤积,藕池河溃堤,这里便形成了泱泱绿洲,这就是南洲。依亭而成的集镇就是南县县府所在地——南洲镇。 南县,东经113度,与首都北京、省府长沙手牵手。 南县,北纬30度,与文化名城岳阳、旅游胜地常德、张家界肩并肩。

传说

庙宇

相传,赤松亭是随水漂游而来,亭下四角各有一只金鸭婆,何年何月何处漂来已无据可查,也许是赤松子神功使然。赤松子是修道人,有异能,其事迹广见故籍,《列仙传》所载最详,说他“抱扑返真,以游玄眇,呼风唤雨,上通云天。”神农南迁时便随其云游。后来到赤沙湖北岸,见其水草茂密,环境幽胜,便在此落脚,辟静室,结丹赤亭。赤松子其“寿巍巍”,汉张良仰慕仙道,封侯后隐退,随赤松子到此修道。司马迁说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由此,赤松亭引来不少骚人墨客的艳羡。赤松亭随水漂移,与水涨落。据说,只要鸡一叫亭便停止漂游,假如你一大早去赤松亭,还可看到亭角上挂着蒿草野藤哩。

大凡道观都建筑在崇山峻岭上,而赤松亭却坐落在湖水边,以水为伴,与水相映,自是别有一番意味。

赤松亭的故事与传说虽非正史,但它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人类童年时期的信息与追求。

赤松亭四面环水,象一座仙岛,遗落在赤沙湖畔。岛上花木丛生,古杨婆娑。亭岛有一月形板桥通堤,直达街市。堤曰“紫东堤”,桥曰“达堤桥”,桥下碧水环流,短艇游弋。桥外山门上书:“引人入胜”,背面嵌“湖山壮色”字样,古香古色。岛上主殿赤松亭,高出水面二丈余,砖木结构,典雅清逸。殿内塑赤松子卧像一尊,旁立张良,魁伟儒雅有道者风。左右厅堂各塑神象30余尊。亭门两旁联曰:“沧海竟桑田,听社鼓衙箫,此会已成花世界;楼台依水面,看风帆沙鸟,谁人不道古神仙。”亭旁四周,回纹栏杆,廊道壁柱,隽句佳联。亭前,古钟对悬,铁鼎峙立,为明朝崇祯十二年铸造。桥头两旁还建有土地祠,惜字藏,皆古碣排立,字迹年久难辨。整个亭岛碧水照花,嘉木凝翠。

主厅北门匾书“仙人旧馆”,馆者观也。有小径往后,一曰“近水楼台”,一曰“曲径通幽”,院后两座殿堂,一座是洞庭宫,一座是忠烈祠,分别供奉洞庭王爷和关羽圣帝,堂前有石狮倚门。尤其是洞庭宫,塑像神台下面有一小洞,用绳探之,深不见底,据说通地心,又传说是当年柳毅传书直达龙宫之处。

再后有观音殿、诵经堂、丹房、枕流阁、望秋亭,皆系后人扩建。观音殿亦是赤松亭院内的主建筑,青砖碧瓦、气势雄伟。漫步院内,或观鸟,或赏花,或下棋,或吟赏碑文题句,可谓清雅之至。民国南县名士段毓云游览赤松亭后赞叹道,昔赤松亭于夜雾中移动,雾敛而归。今积林莽稻,沙鸥锦帆,令人坐忘不忍去。赤松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古战场

南北朝,一个崇佛乐道的时代。

公元551年,赤松亭发生了一场战事,战争的指挥者陆法和就是一位好道者。据说他志在山林,从小便喜欢习静练气。象诸葛孔明一样,明阴阳之理,能勘地形,善观天象。公元548年,时南豫州刺史侯景叛梁,软禁梁武帝萧衍,废杀简文帝萧纲自立为皇。不久,梁将王僧辨、陈霸先等分路进攻侯景。梁湘东王萧铎将镇守江陵的水军胡僧佑、陆法和调援巴陵,侯景命部将任约屯兵白塉阻击。陆法和率千余水军,号称神兵,杀奔赤沙湖而来。陆法和端坐在舰船上,神情若定,在距敌营约一里许的地方,令部将点燃柴草,向任约军发起火攻,时东南风正起,加之船行如飞,火势扑向陆舰,这时陆法和不慌不忙,手执羽扇,将大火煽入任约军中,任军将士被大火烧得抱头鼠窜,陆军大胜。在清扫战场时,却未见任约。陆法和闻报后,微微一笑,朝前一指:“明日午间,只在前面赤松亭内擒拿便是”。

第二天中午,陆法和令人将赤松亭内团团围住,军士们在寺庙内外仔细搜查,果然发现任约手抱亭柱没入水中,只留鼻孔在外呼吸。大家一拥而上,掳住任约,拽上岸来,绑至军中。公元552年3月,侯景出逃,被杀于胡豆洲。

梁武帝在位时,南梁朝廷上下曾流传着一则公案,说当朝大和尚志公禅师临近圆寂的时候,武帝赶忙到寺庙去看他,志公是得道高僧,武帝的国师,武帝向志公师请教国事。志公沉默不语,最后用手指了指喉颈,当时在场人都不解其意,想不到事隔不久竟发生侯景叛梁事件。喉颈者侯景也。

这只是公案。据《南史》载,侯景乱国给南朝带来的灾难却是空前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因为这场战役,赤松亭加强了工事,修筑成了赤亭城,并筑有高台训练水军,几与三国吴将鲁肃在岳阳楼训练水军无异。赤亭古城又名功毕城,亦谓萧城。

《梁书》上记载说:“简文帝大宝二年,梁湘东王遣将胡僧佑、陆法和擒侯景将任约于赤松亭”。赤松亭从此名留史册。

文化殿堂

赤松亭,一处有历史、有文化内涵的风景。这里佛道相融,有民俗文化,历史传说,名人遗迹。赤松亭博大而深厚,它是多元的。

公元768年冬,诗人杜甫离蜀到洞庭湖寻亲访友,途经江陵、岳阳来到赤松亭。他的好友韩注“安史之乱”后,效法张良到赤松亭修道,但此时韩注已去衡山隐居。杜甫感世伤时,又觉得韩是一个人才,应出山为国效力,于是写下了《寄韩谏议注》古诗一首,诗云:“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情伤。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诗中赤松子、韩张良两句用典,即源于赤松亭。美人是指韩注,玉京群帝、星宫之君、南极老人、羽人都是指神仙及神仙之居所。国家成败两句,表达出杜甫自叹年老不能为国出力,有洁身退居山林、餐饮枫香的意愿。

明代景泰年间状元黎淳,官至工部、礼部尚书,游赤松亭后作诗道:“仙子遗亭在故基,湖山如旧世人非,远随阆宛秋风去,不听潇湘夜雨归,职佐羲轩名耿耿,年过周汉寿巍巍,从游愿弃人间事,独羡留侯早见机。”黎淳在京做官30余年,刚正廉洁,布衣蔬食,无所优厚,死后誉为“清白吏子孙”,朝廷赐祭葬,谥文僖。还有明代董廷晆、程万里亦有吟咏赤松亭的诗作传世。程万里官至户部左侍郎,定居南县太阳山,明山原有程侍郎墓。

赤松亭后院望秋亭内,刻有一幅洞庭湖区最长的对联《重九题赤松亭》,此联为宣统年间南洲劝学总董秦淑元撰书,上联曰:“屈灵均骚泽湮沉,范文正书台莽荡。心香一瓣,我其式之。低头思故乡,落落用悭知已。同学少年皆不贱,终输却板桥步月,石径吟松。美矣哉!宇宙无穷,俯仰任鸢飞鱼跃。旷览沱江东枕,溅水西襟,沅芷南芬,澧兰北秀。泛重湖八百里,绿波如画。龙蛇窟宅,半成鸡犬桑麻。独怜彼瓦砾飘零,榔梅凋谢,蟹舍斜阳迷古渡。厌尘世沦铺气象,愿从羽客浮游。劝慰众劳人,行乐及时聊息影。”下联曰:“陆法和生擒侯景,岳忠武殄灭杨幺。血战几径,今安在也?题糕逢令节,茫茫望断长空。万方多难此登临,只赢得把盏问天,拔剑砍地。嘘兮乎!盈虚有数,悲欢随燕去鸿来。感怀春雨檐敲,夏云席卷,秋风槛拂,冬雪窗衔。距炎汉二千载,丹井犹存。将相勋名,孰若神仙慧业?最喜是墉垣革旧,亭阁鼎新,虹堤碧柳泄玄机。话道家静谧根源,唤醒英雄昨梦。脱离诸浩劫,寻幽遗兴且挥毫。”此联声调铿锵,造句奇丽,将赤松亭的名人轶闻,战争故事,山水风光悉数道来,纵横浩荡,气势磅薄,全联292字,比昆明大观楼长联多出112字,比成都望江楼联亦多80字,是全国少有的长联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21年春,毛泽东来南县考察,游览赤松亭时,对此联予以高度评价。

1928年,时驻南县的国民革命军团长彭德怀来到赤松亭,与在此养病的湘鄂西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段德昌秘密会晤,由段介绍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彭德怀领导和指挥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赤松亭集古融今,底蕴深厚,有山的积绽,有水的精灵。走进赤松亭,徜徉在时间的隧道里,沐浴在文化的海洋中,听一片涛声,染一身灵气,在这里,生命将会重新注满涵义。

相关诗赋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日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流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注:作者杜甫。此为杜甫来赤松亭寻找好友韩谏议,此时韩已去衡山。诗中是对赤松亭的描述及由此生发的感慨。

赤松亭遗址

(明) 黎淳

赤松亭在县南五十里,周围土城,曰赤松城。其下三面临水,即洞庭湖支派,一曰赤亭湖。西北有桥,曰赤亭桥。按《列仙传》,赤松子,三皇时为雨师,随风雨上下。汉史,张良入关导引,不食谷,曰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盖亦避世之士,尝栖于此,筑台结亭以炼药,今石炉石鼎尚存。梁置巴州,湘东王谴陆法和等据赤亭桥与侯景约战于此,因有城郭也。往事悠悠不可问矣,而遗基尚存,风月闲旷,徒足以增感慨于千载之下焉,故曰“赤亭遗址”。

仙子遗亭在故基,湖山如旧世人非。

远随阆宛秋风去,不听潇湘夜雨归。

职佐羲轩名耿耿,年过周汉寿巍巍。

从游愿弃人间事,独羡留侯早见机。

注:黎淳,华容人,明景泰八年进士,殿试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吏部左侍郎,成化元年任南京工部尚书,后任礼部尚书。孝宗时,下诏进为一品阶荣禄大夫,不久病逝,终年64岁,谥文僖。有著作《龙峰集》80卷、《明试录》、《黎文僖集》传世。

赤亭遗址

(明)程万里

三皇世已作名臣,当是神仙第一人。

丹炼坎离开宝鼎,身随风雨驾飙轮。

亭台架壑烟霞古,溪涧通桥草树新。

谁似张良老从学,归来明哲竟全身。

注:作者程万里,字道远,号素轩,明湖广华容太阳山(今南县浪拔湖乡太阳山村)人。天顺(1457-1464年)进士,仕至户部左侍郎。生卒年不详。

赤亭遗址

(明)董廷

辅佐三皇旧有功,古亭形胜一时空。

荒城鸟鹊鸣秋雨,败屋荆榛起暮风。

辟谷不为秦主用,见机犹保汉臣终。

列仙有传伊谁作,浪说神仙是此公。

注:董廷,明湖广华容人,湖景泰庚午(1450年)乡荐第一。辛未(1451年)进士,仕至山东按察副使,为御史15年。生卒年不详。

赤亭遗址

(明)刘希昂

仙客乘云上帝乡,空遗亭址枕清湘。

从游不见汉人杰,感遇谁如陈子昂。

寂寂荒阶新草绿,漫漫断碣古苔苍。

旧时惟有湖山在,鸟自啼春花自芳。

注:刘希昂,明湖广华容人,明影泰年间(1450-1456年)举人,仕至云南同知。生卒不详。

赤亭遗址

(明)李嶲

小亭构在碧湘湄,曾见三皇旧雨师。

龙虎九还遗世去,羽翰万里驾风驰。

天荒涧草埋苔径,地老林花落石池。

遥想洞庭明月夜,飙车重到更题诗。

注:作者李嶲,明湖广华容人,宣德壬子(1432年)举人,仕至山西左参政。生卒年不详。赤亭遗址为明代章华十景之一,余为沱溪晓渡、石佛樵歌、板桥春涨、青湖夜月、驿路松风、东山霁雪、南山远翠、诸塘渔笛、靖庐瀑布。

题大同花圃

(清)段九成

我爱洞庭六十年,君山以外又花田。

赤松亭畔随渔唱,绿柳堤前系画船。

菊酒连天留过客,香风满座醉群贤。

凭弹流水情何已,再结湖乡一段缘。

注:作者段九成,字少丹,城区(今南洲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优廪生岁贡出身,湖北试用府经历。回乡后任南洲小学校长,工书法。有《自厚草堂杂录》一卷。生卒年不详。大同花圃,在城郊。

大同花圃

罗植乾

白水青山年复年,忽然一叶泛湖田。

池清洗马天如镜,亭祀赤松屋似船。

兰芷侧闻香远道,锻炉何日起名贤。

荒鸡叫破寒窗月,谁与龙泉证夙缘。

注:作者罗植乾,衡阳人,1933年任南县县长。此诗为任上所作,生卒年不详。

赤松亭怀古

郭金台

疏乞江湖称辟谷,几人高会未央前。

十年帷幄功名隐,一棹秋风独自眠。

纳履缘奇圮上叟,烟波堪载洞庭船。

仙家亭是何年筑?记否当时八难篇。

题赤松亭二律

梅先春

(一)

仙人一去几千秋,剩有斯亭水上浮。

三字流传从汉代,万家瞻拜仗留侯。

春深古刹花盈槛,秋冷禅关月满楼。

倘使赤松余可接,也抛尘世仿从游。

(二)

江干峙立几何年,每到登临一慨然。

若匪素怀轻富贵,安能辟谷学神仙。

沧桑久变从游迹,风月犹留不尽缘。

国难当前谁借箸,空余遗恨吊先贤。

晚眺赤松亭二首

程海鲲

(一)

朔风凛冽正天塞,古寺萧森夕照残。

倦鸟归巢栖息定,幽人返影俗情阑。

神仙缥渺亭台在,烟水苍茫宇宙宽。

明哲保身终有术,早从地上悟旗檀。

(二)

折腰计拙赋归来,漫步同游胜境开。

古榔寄梅频指点,授书纳履费疑猜。

频忧外侮谁筹箸,永镇中流尚有台。

色相难窥空怅望,暮云深处共徘徊。

注:此诗作于1935年仲冬。

游赤松亭偶题二首

杨伯辉

(一)

亭上风光异旧年,汉家功业已如烟。

恩威枉自笼诸将,礼乐从然束众贤。

范蠡逃名因畏祸,张良辟谷岂求仙。

由来富贵常多怨,尘网宁为名利牵?

(二)

博浪椎秦志未酬,仰天咄咄独怀忧。

韩亡公子已无国,秦暴书生尚有头。

兵法偶从黄石受,高纵常与赤松游。

云龙风虎能相会,挟策还轻万户侯。

注:作者杨伯辉,字适园,南县人。湖南第一师范毕业。1927年考取湖南党务指导员,并任南县党部指导委员及执行委会常务。此诗作于1935年4月。生卒年不详。

游赤松亭

陈灿廷

孤亭浮水水浮空,凭眺山川气象新。

万里涛声奔日夜,千年世局感污隆。

椎挥博浪沙中客,松引蓬莱海上公。

仙子重来谁识得?江头为问钓鱼翁。

重游赤松亭

段荫农

缓步仙亭最上头,凭栏一览赤沙秋。

清钟远响风云遏,遗址长浮日月流。

诗以题糕方见胜,人无落帽不成游。

往来豪兴知多少,几任希文乐与忧。

赤亭怀古

黄锦章

停鞍何处任闲游,城壮孤亭水上浮。

千里洞庭资砥柱,百年汉祚赖韬猷。

授书圮上人何在,进履桥边我独留。

日暮晚钟敲几度,可能惊醒睡狮否?

赤亭怀古

(明)佚名

一亭常在水中浮,滚滚长江不断流。

赢得赤松千古迹,飘来黄叶满天秋。

明宗宝鼎沿朝至,汉室宫城结伴游。

太羲神州轮板断,痴心鲁佑问良侯。

赤亭遗址

(明)严首升

荒垣藉草尽舟人,断续渔歌听不真。

记得流离曾十载,苍茫处处是迷津。

注:作者严首升,字平子,号濑园,华容县岁贡生。明崇祯时人,著有《濑园集》,今佚。生卒不详。

谒留侯祠

(清)胡超

忠心一点复韩国,义气千秋报汉王。

妙算秘承黄石册,高风独托赤松藏。

注:作者胡超,清代文人,生卒年不详。留侯,即汉代张良。

九都赤松亭

(清)周眉而

三仙飘笠几时逢,一棹孤亭访赤松。

圮上受书皆假托,南洲那得有远踪。

注:此诗为作者周眉而《七十征诗》(300首)第32篇。

游赤松亭

段毓云

为访赤松问小童,护亭江上水连空。

苍茫最是湖山色,沙鸟风帆补缀中。

注:作者段毓云,字秀珊。湖南达材法政学校法律别科毕业,曾代理南县公安局局长。并于1936年受任编抄《南县志备忘录》。有《段氏大学经解》、《家庭教育》、《南县乡土笔记》、《湘鄂水科谈》、《填塞荆江四口论》等。生卒年不详。

赤亭即景

三月春来景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

浪载渔歌钟声去,船过江亭笑语喧。

注:作者佚名,此诗描写人们踏春游览赤亭的盛况。

赤松亭庙

赤胆忠心保汉皇,松林定计出荥阳,

亭前英雄今何在,庙中千古一炉香。

赤沙湖(摘句)

(汉)王粲

悠悠澹澧口,下会赤沙湖。

注:作者王粲(177-217),字仲宣,汉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建安七子之一。曾避乱荆湘,此诗即此时作,今存明代张溥所辑《王待中集》。《洞庭湖志》:赤沙湖(辖今南县地域)与洞庭湖相连。赤沙湖因赤亭临湖,又名赤亭湖。赤亭,变称赤砂亭,今称赤松亭。

赋咏得神仙

(南朝梁)阴铿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

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

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

洪崖与松子,乘羽就周王。

注:作者阴铿(约510—570),字子坚,澧洲作唐(今安乡)人。官梁湘东王法曹参军,陈晋陵太守等。据考,此为游赤沙亭(今赤松亭)后作。松子即赤松子。

赤亭渚

(南朝梁)江淹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注:作者江淹(444-505),字文通,今河南兰考人,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赤亭渚,指赤亭附近的水边。

旦发渔浦潭

(南朝梁)丘迟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扬。

棹歌发中流,鸣 响水嶂。

村童忽相聚,野老树一望。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木,析析寒沙涨。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

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注:作者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南朝梁文学家,官至司空从事中郎。此诗写诗人出发泛舟赤亭中流所见所闻所感。

赤沙湖

(唐)刘长卿

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

秋水连天阔,涔阳何处归?

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

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

注:作者刘长卿(?-约789),字文房,唐河间(今属河北)人。官至随州刺史。长于五言诗,善描绘自然景物。《洞庭湖志》:宋田山(在今南县南洲镇境内),有赤亭城,下为赤沙湖。三面阻水,极为险隘。《风土记》:后梁湘东王遣胡僧祐、陆法和讨侯景将任钓于此赤亭。

荆洲贼平,临洞庭言怀

(唐)李白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海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颠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蜀人,与杜甫齐名,亦称“李杜”。游历洞庭湖,多有名篇。唐乾元二年(759)8月,襄州守将康楚元、张嘉延叛唐,9月,张攻破荆州。李白此时在洞庭面临战乱,希望迅速平定叛乱。“赤沙”指今南县地域。

赤亭遗址

(明)黎存明

往迹仙亭古,徘徊天路间。

鼎炉长夜别,风月几时还。

秋草黄如石,春城白有鹇。

景从惟汉相,辟谷素书艰。

注:作者黎存明,明湖广华容九都(今南县南洲镇)人。明岁贡生,著有《湖崖诗集》。生卒年不详。赤亭,即赤松亭,在今南县县城东北隅。传说系汉张良慕赤松子游此而建,为历代著名道场。

赤沙湖

(清)潘类

鼓楫违青草,停桡已赤沙。

湖光开晓镜,山色上朝霞。

月幌鱼龙宅,霜寒雁鹭家。

棹歌闻疑乃,秋思渺无涯。

重葺赤松亭之后作二首

徐济时

堤障孤亭近,虹桥一道通。

授书多喁望,辟谷少雷同。

秋草残犹绿,春花落亦红。

谁能天世虑,此地学禅空。

亭自何时起,中经又几年?

湖山开百族,松石驻双仙。

四载非乘地,三苗旧策源。

宁知沧海后,今日有桑田。

注:作者徐济时,字学古,号沙萍,民国时南县人,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曾任南县县立简师范学校校长和南县教育局局长。生卒年不详。

赤松亭联集

天边芳草浑无际,河上仙翁去不回。(陈玉南)

大好河山重来,莆阅十年,不胜东海扬尘感;

苍茫云水到此,如归三径,无限南窗寄傲情。(朱家缙)

旧简咏前朝,记来词赋,清才都称沈约;

新亭捧今日,太息帝王,绝学独数张良。(刘硎)

江上数峰青,昔人已乘黄鹤去;

海石此亭古,归休终傍赤松游。(李劲)

睹浩水湖光,怀故国涂山字水;

来赤松亭畔,想当年博浪雄椎。(张英)

看古人先忧后乐襟怀,只此小小亭台,亦好写八百里洞庭湖胜概;

慨今日沧海桑田变相,为问茫茫烟水,可能寻两千年赤松子游踪。

(李尚希)

旧地拓新基,看曲径清幽,闲云潭影日相映;

钟声来水面,叹重湖浩渺,仙去亭空江自流。(程海鲲)

逝者叹如斯,问炎帝递潭,至今已更几世;

果哉难若是,独留侯从游,到此尚有何人。(谢丙琨)

负剑重来,对故国湖山,犹记昔日归管领;

凭栏一笑,喜新秋风月,竟教今又结因缘。(李贯)

倚槛慨时艰,俯仰乾坤一刍狗;

临流访仙迹,苍茫今古此湖山。(何宣)

车尘马迹,百战余生,湖上息戎机,把酒话无边风月;

将相神仙,千秋遗迹,亭前添画意,填桥接近水楼台。(叶琪)

湖畔剩仙亭,水秀山明,四野尽涵云梦泽;

雪泥留古迹,南辕北辙,十年重领洞庭春。(朱家缙)

隙地辟新园,乐与民同,棣萼棠阴春不断;

重阳寻古迹,亭空仙去,柳丝梅实我曾来。(朱家绂)

临眺快披襟,率小队南来,留偶然鸿泥雪印;

从游甘纳履,唱大江东去,淘不尽人物风流。(李公望)

半角园林开画本;一湖风月悟玄机。(李继仁)

我辈复登临,闻道神仙不可接;

晚年惟好静,逢著湖山亦自留。(李继仁)

台阁依然,看烟柳风帆,把笔好挥摩诘画;

神仙何在,对湖光云彩,凭栏空忆汉时秋。(吴衡逸)

黄石岂空谈,看相塑孤亭,犹赢得烟波万顷;

赤松留胜迹,作江流砥柱,好管领风月千秋。(陈灿廷)

问赤松子何之,当年曾纳履授书,成就江山千古事;

看红萏花绝色,此处好耕烟钓月,低徊亭馆一湖秋。(张远熙)

对酒当歌,湖上神仙应笑我,

凭栏晚眺,亭前花月最宜人。(杨显锡)

我从解组归来,慨四面狂澜,赖有斯亭资砥柱;

仙早乘机隐去,剩一湖明月,相传此地即丹邱。(姚志光)

樽酒快登临,好水好山归一览;

园亭经润色,仙人仙吏各千秋。(段少丹)

昔人鼾睡此仙亭,听鸟语,对花香,犹是浮生一梦;

今我烂漫来胜地,养真元,谈玉诀,依然学足三余。(段毓云)

楼台水面开佳境;日夜江声护古亭。(段毓云)

沧海竟桑田,听社鼓衙箫,此会已成花世界;

楼台依水面,看风帆沙鸟,谁人不道古神仙。(段师道)

屈灵均骚泽湮沉,范文正书台莽荡。心香一瓣,我其式之。低头思故乡,落落用悭知已。同学少年皆不贱,终输却板桥步月,石径吟松。美矣哉!宇宙无穷,俯仰任鸢飞鱼跃。旷览沱江东枕,溅水西襟,沅芷南芬,澧兰北秀。泛重湖八百里,绿波如画。龙蛇窟宅,半成鸡犬桑麻。独怜彼瓦砾飘零,榔梅凋谢,蟹舍斜阳迷古渡。厌尘世沦铺气象,愿从羽客浮游。劝慰众劳人,行乐及时聊息影。

陆法和生擒侯景,岳忠武殄灭杨幺。血战几径,今安在也?题糕逢令节,茫茫望断长空。万方多难此登临,只赢得把盏问天,拔剑砍地。嘘兮乎!盈虚有数,悲欢随燕去鸿来。感怀春雨檐敲,夏云席卷,秋风槛拂,冬雪窗衔。距炎汉二千载,丹井犹存。将相勋名,孰若神仙慧业?最喜是墉垣革旧,亭阁鼎新,虹堤碧柳泄玄机。话道家静谧根源,唤醒英雄昨梦。脱离诸浩劫,寻幽遗兴且挥毫。(秦淑元)

登赤松亭赋

谒雨师而瞻仰兮,忽青鸟以少留;信仙踪之宛在兮,独建亭于南洲。览湖山之黼黻兮,绝曼野之良畴;襟荆流以汇澧兮,包广陆于城陬。凭江堤以遥望兮,知辟谷之云停;旦亭亭以迢迢兮,郁磅礴之洞庭。胡达观而贤秀兮,崇道德于玄经;眄婆娑而苍翠兮,极风月之惺惺。

既曰艾之年华兮,感知非之迈驶;伊天命之孰维兮,枕清流而漱齿。何多难之宗邦兮,概掷诸于数理;吸众气以希夷兮,岂超然于梓里。宅陋巷而云堪兮,与古亭若咫尺;虽朝夕以徜徉兮,因玄都而学易。夫既至于龙钟兮,觉乾坤之屋窄;宁湛深以默默兮,亦犹今之视昔。

注:作者段毓云,此赋着重抒发登亭之感慨,描写赤亭四周之盛景。赤亭之盛名由此可知。

赤松子

赤松子,一作“赤诵子”。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①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②是书作者又赞曰:“眇眇赤松,飘飘少女,接手翻举,冷然双飞;纵身长风,俄翼玄圃,妙达巽坎,作范雨师。”③除《列仙传》谓炎帝少女随赤松子修道成仙外,尚有皇初平遇赤松子修道成仙的传说。据宋人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载,皇初平曾在赤松山中遇赤松子,修道于石室中,能叱石成羊,汲井愈疾,坐起立亡。赤松子修炼成仙的故事有诸多传说,且屡为故籍所载。郭璞云:“水玉冰体,潜映洞渊 赤松是服,灵蜕乘烟 吐纳六气,升降九天。”④葛洪称:“火芝,常以夏采之,叶上赤,下茎青,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东西。”⑤《艺文类聚》称“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⑥从上述记载来看,赤松子乃传说中之服食成仙者。后世某些道士为了将所撰之书托之远古,曾假赤松子之名以名书,如《赤松子中戒经》《赤松子章历》。据今人研究,此二书皆出于魏晋南北朝。《道藏提要》称:《赤松子中戒经》“盖六朝古籍也”;《赤松子章历》“约出于南北朝”。⑦又如《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原题太虚真人南岳上仙赤松子传”;《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原题赤松子述”,为早期上清派著作,而托于赤松子所传者,盖皆出于魏晋南北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