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集

更新时间:2024-01-01 21:25

《蔡锷集》是2008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蔡锷集(套装全2册)》主要内容:蔡锷,初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出生在湖南宝庆县(今邵阳市)一个清贫农家。5岁开始接受父亲的发蒙教育。6岁被邻村一家私塾招为伴读。11岁被当地名师樊锥免费收为弟子。13岁参加童生考试,受到主考官江标的赏识,补为县学生。1897年9月,经湖南新任学政徐仁铸推荐,以优异成绩考人官绅合作培养新政人才的长沙时务学堂第一班,从此成为时任该校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人室弟子,开始直接受到他的维新思想的熏陶。蔡锷在时务学堂期间,遵循梁启超的指导,认真阅读了他为宣扬康有为改制学说而精心撰写的《读孟子界说》、《读春秋界说》二文,及《孟子》、《春秋公羊传》等书,撰写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多数受到梁的表彰,称其“比例精当,见地莹澈”。打这时起,蔡锷便萌生了澄清天下的大志。

编辑推荐

《蔡锷集(套装全2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册

一八九七年

冬夜(1897年冬)

一八九八年

湖南时务学堂问答(1898年)

湖南时务学堂札记(1898年)

《后汉书·党锢传》书后(1898年7月12日)

秦始皇功罪论(1898年9月22日)

一八九九年

东京大同高等学校课卷(一)(1899年10月5日)

东京大同高等学校课卷(二)(1899年12月13日)

一九00年

杂感十首(1900年10月23日)

世界之魂(1900年11月22日)

拿破仑(1900年11月22日)

英德协商(1900年11月22日)

呜呼,发祥地(1900年11月22日)

不变亦变(1900年12月2日)

爱国心(1900年12月2日)

破私(1900年12月2日)

英俄法之海权(1900年12月2日)

人道乎抑人道之贼乎(1900年12月12日)

今日少年(1900年12月12日)

心观(1900年12月12日)

战争者文明之母也(1900年12月12日)

罗罗山(1900年12月22日)

孟鲁主义(1900年12月22日)

外交(1900年12月22日)

竞自强自优(1900年12月22日)

开智会序(1900年12月22日)

赞杨家善词(1900年)

一九0一年

膨胀力之出口(1901年1月1日)

小说之势力(1901年1月1日)

观俄(1901年1月1日)

东洋之大外交家(1901年1月1日)

末路之拿破仑(1901年1月1日)

新闻力之强弱与国家文野之关系(1901年1月11日)

平和者欧洲以内之平和也(1901年1月11日)

逆贼之砭(1901年1月11日)

与亡国同道(1901年2月19日)

将来之支那(1901年2月19日)

地大人众不可恃也(1901年2月19日)

毁誉(1901年2月19日)

支那人之特质(1901年3月1、11、20日)

奴性(1901年3月11日)

英雄国(1901年3月11日)

今后之发祥地(1901年3月20日)

支那现势论(1901年3月30日一12月21日)

一九0二年

军国民篇(1902年2月)

国际公法志(1902年8月6日)

附录赵必振《序》(1902年夏)

一九0三年

致湖南士绅诸公书(1903年1月13日)

《东西洋教育史》总论(1903年2月27日)

附录贺良朴《序》(1902年12)

致颜昌蛲书(1903年春)

一九0五年

登岳麓山(1905年春)

致刘五典函(1905年8月9日_9月8日)

一九O七年

致陈绍祖函(1907年5月31日)

一九0八年

复苏鹏函(1908年春)

致曾广轼函(1908年7月28日一8月26日)

致曾广轼函(1908年12月23日一1909年1月21日)

南宁寓庐联语(1908年冬或1909年春)

一九0九年

视察广西道路记(1909年4月)

致曾广轼函(1909年7月)

致曾广轼函(1909年8月16日-9月13日)

申报组织南宁将校讲习会缘由并简章文(190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一九一0年

致曾广轼函(1910年2月10日-3月10日)

致曾广轼函(1910年4月10日_5月9日)

致陈子藻函(19lO年)

一九一一年

曾胡治兵语录(1911年7月)

附录一梁启超《序》

附录二蒋介石《序》

大汉云南军政府告示(1911年10月31日)

致云南省谘议局函(1911年10月31日)

附录云南谘议局复军政府书(1911年10月31日)

致各府厅州县电(1911年11月2日)

公诔杨振鸿布告(1911年11月3日)

复云南省谘议局函(1911年11月4日)

致各省军政府谘议局电(1911年11月初)

照会英法国领事文(1911年11月初)

饬各属云南军都督府成立三部文(1911年11月初)

致永昌各属回族同胞电(1911年11月初)

致许德芬电(1911年11月7日)

致云南省谘议局函(1911年11月7日)

致石膏井提举暨灶绅电(1911年11月8日)

祭战死将士文(1911年11月8日)

致各省军政府电(1911年11月9日)

一九一二年

二册

序言

1917年4月12日,湖南长沙万人空巷,在闻名遐迩的岳麓山上,为发动护国战争,掀翻“洪宪”王朝,埋葬帝制祸首袁世凯,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蔡锷,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蔡锷的生命虽然短暂,不足34周岁,就告别了他无限眷恋的祖国和人民,但他的生平业绩和精神遗产,却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蔡锷,初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出生在湖南宝庆县(今邵阳市)一个清贫农家。5岁开始接受父亲的发蒙教育。6岁被邻村一家私塾招为伴读。11岁被当地名师樊锥免费收为弟子。13岁参加童生考试,受到主考官江标的赏识,补为县学生。1897年9月,经湖南新任学政徐仁铸推荐,以优异成绩考人官绅合作培养新政人才的长沙时务学堂第一班,从此成为时任该校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人室弟子,开始直接受到他的维新思想的熏陶。蔡锷在时务学堂期间,遵循梁启超的指导,认真阅读了他为宣扬康有为改制学说而精心撰写的《读孟子界说》、《读春秋界说》二文,及《孟子》、《春秋公羊传》等书,撰写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多数受到梁的表彰,称其“比例精当,见地莹澈”。打这时起,蔡锷便萌生了澄清天下的大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