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

更新时间:2024-09-09 17:21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国号

渤海国初名为“震”,系大祚荣袭其父乞乞仲象所受武则天授予的爵位“震国公”。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朝鲜学者朴时亨则认为“震”是“威力震撼四方的大国的意思”,但武则天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武则天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

渤海

“渤海国”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有人认为渤海并非特指某一海域,而是对东方大海的泛称,唐朝以其东濒大海而命名为“渤海”。也有学者认为“渤海郡王”的封号与中原望族渤海高氏有关,而高句丽的国姓也是高氏,由于唐朝对降伏高句丽的艰难过程记忆犹新,而大祚荣是“高丽别种”加上有大量高句丽遗民追随他,所以唐王朝绝对不希望这个新蕃国与高句丽再有任何的瓜葛,而且要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它与高氏高句丽之间任何可能的关联。于是,唐王朝想到并选中了另一个高氏、汉代以来的名门高氏及其郡望——渤海。通过将大祚荣政权与渤海高氏一体化,从而将实为唐之蕃国的渤海视作其内属地并广告天下。

历史

建国背景

渤海国的缔造者大祚荣,史书记载是出自依附高句丽粟末靺鞨部。中国学界多数接受此说。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肃慎后裔,满族祖先)最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水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应作靺羯,实自汉魏史书中“勿吉”音转而来,“勿吉”则是古代通古斯语“waijoi”的音译,本意为“山林部落”,今天赫哲语满语中仍在使用这个词读作(weji)。粟末二字至辽金时期转写为“宋瓦”,到明清时期又转写为“松花”,粟末水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大祚荣所属的部族与当时的东北亚强国高句丽关系很深。据史料记载,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5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而白山靺鞨则是“素附于高丽”。

到了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派兵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的靺鞨、契丹、等少数民族,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而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

但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中国学者李健才等认为大祚荣实为白山靺鞨出身。大祚荣出身于依附高句丽的靺鞨部落,这一点没有问题,但并未有任何史料显示粟末靺鞨有过依附高句丽的史实,而大祚荣所属的部族只可能是“素附于高丽”的白山靺鞨。不管怎样,大祚荣及其父乞乞仲象是依附于高句丽的靺鞨人,高句丽灭亡后被唐朝迁入营州,而武周时期的“营州之乱”则使渤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靺鞨东奔

主词条:营州之乱天门岭之战

营州是当时唐朝(武周)东北的中枢重镇,除了大祚荣所属的靺鞨人以外,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民族问题突出,极易发生动乱。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是为“营州之乱”。事发后,武周女皇武则天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被击败,其后周军联合后突厥汗国默啜可汗,南北夹攻营州叛军,李尽忠战死。697年,周军又联合奚人剿灭李尽忠残余势力孙万荣部,李楷固等投降,营州之乱平定,武则天改元“神功”,以示庆贺。

当时,居住在营州的靺鞨人加入了反周行列,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还被李尽忠授予“大舍利”的官职。李尽忠失败后,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率营州靺鞨部众东奔辽东。武则天对他们采取招抚政策,分别封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为“许国公”和“震国公”,赦免他们参与叛乱的罪行。但乞四比羽明确表示拒绝接受,于是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等追击,斩了乞四比羽。此时乞乞仲象在逃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立,率所部继续东奔。武则天派李楷固前往讨伐,穷追不舍。697年(神功元年)九月,周军追大祚荣至天门岭,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周军,李楷固仅以身还。天门岭之战为大祚荣率领的东奔队伍赢得喘息时间。

祚荣建国

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武周反目,攻入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中西部),契丹与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说在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建立政权,自称“震国王”(一作振),是为渤海立国之始。渤海王室“以大为氏”大概也与此同时,有观点认为是出自北方民族称呼一部之长为“部大”,更有学者指出“da”在靺鞨族所属的满-通古斯语族中是“首领”的意思,所以被大祚荣用作自己的姓氏。此外还有以国(大人国)为氏、以官(乞乞仲象官至大舍利或大莫弗瞒咄)为氏、出自大庭氏等观点。

从大祚荣建国的过程来看,自营州东奔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其东奔队伍的构成则是以靺鞨人为主,高句丽人次之,并夹杂有少量的汉人契丹人等。这些人就是渤海立国的基础。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在建国之后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突厥、室韦等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受唐册封

705年,唐中宗复位,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大祚荣接受招抚,向唐朝称臣,并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侍,留为宿卫。唐朝准备进一步册封大祚荣,但“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故册封一事暂时搁置。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公元713年(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鸿胪寺卿,前往震国,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之地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遂成为其新国号。崔忻将其册封大祚荣的事迹刻在都里镇(今辽宁旅顺)的一块石碑上,即“唐鸿胪井碑”,成为见证唐渤关系的重要物证。

随着大祚荣受到册封、成为唐朝辖下的羁縻政权,新生的渤海国的安全得到保障,唐朝也缓解了东北的压力。大祚荣在位期间,先后6次派儿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渤海,促进了渤海经济社会的发展。719年,大祚荣去世,“其国私谥曰高王”。唐玄宗追赠其为特进,并遣使吊祭。

武艺用兵

大祚荣死后,其长子大武艺继位,是为渤海武王。大武艺虽然也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但更注重自主性,不用唐朝年号而“私改年曰仁安”,并且“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大武艺即位后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征服了铁利、拂捏、越喜、虞娄等“东北诸夷”,特别是他对黑水靺鞨的战争,更是触及唐朝的利益。黑水靺鞨自722年开始归顺唐朝,726年唐玄宗以其地设立黑水都督府,并派遣长史监领。大武艺闻之大怒,认为黑水靺鞨私自通唐是要与唐夹攻自己,于是派弟弟大门艺与舅父任雅发兵征讨黑水靺鞨。大门艺害怕得罪唐朝,反对出兵,但大武艺一意孤行,演变成一场冲突,最后大门艺出走唐朝避难。

此后围绕大门艺事件,唐渤矛盾逐渐加深。727年,大武艺派人东渡日本,试图结援日本以对抗唐朝、确保安全,此外亦与契丹结盟。完成准备后,大武艺于732年水陆并进,侵犯唐朝。水路由张文休率海盗直取登州,杀死刺史韦俊;陆路由大武艺亲率大军至马都山(今河北东部)一带,屠戮百姓。唐朝将领乌承玼、盖福顺等奋力抗击渤海入侵,新罗黑水靺鞨室韦亦发兵助唐,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在此期间,大武艺为打开局面,曾派人至洛阳行刺大门艺,但未能得逞。大武艺也意识到不能继续对抗唐朝,于是派大诚庆赴唐谢罪,唐玄宗下敕书予以赦免。其后大武艺撤兵,并送还唐朝俘虏,唐朝亦对其进行赏赐,唐渤关系终于恢复。

文王治世

737年,大武艺去世,谥号“武王”,其子大钦茂继位,是为渤海文王。大钦茂在位56年之久,期间渤海国势蒸蒸日上,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也进入了高峰阶段。大钦茂大兴文治,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大钦茂在位时,渤海农耕经济发展,并加强了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其间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访问使团不仅次数多,规模也大。在文化上,大钦茂在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典籍,其后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学习。

对外方面,大钦茂继续保持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在安史之乱期间未贸然卷入,而是采取迁都上京以防叛军侵入、加强与日本联系等措施。762年,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便下诏升格渤海为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大钦茂与日本亦往来频繁,不仅12次派使访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钦茂虽对唐称臣,但对内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兴宝历),甚至使用“皇上”、“圣人”等称呼。

海东盛国

793年,渤海文王大钦茂去世。其后20多年间,渤海一度进入中衰时期,先后更换了废王大元艺、成王大华玙、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义、简王大明忠等六代国王,其间政局动荡,屡有宫廷政变发生,废王大元艺即为国人废黜并杀死,大华玙、大元瑜、大明忠等亦可能因政变而即位或死亡。818年,大祚荣之弟大野勃的玄孙大仁秀即位,是为渤海宣王。大仁秀以后,渤海国势中兴,并步入全盛时期。宣王大仁秀重在武功,他曾大破新罗,迫使新罗退至浿江(今大同江)筑长城三百里;同时向北征服其他靺鞨部落如拂涅、虞娄、越喜等部,并打败了素称强悍的黑水靺鞨,将兴凯湖乌苏里江流域直至三江平原置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于其地设怀远府安远府,故史书记载“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

830年,大仁秀去世,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时期进一步营建上京宫阙,并发展与唐朝和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尤其与唐朝往来最为频繁,大彝震不仅14次派使入唐朝贡,并派遣许多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也派张建章访问渤海,张建章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回国后著有《渤海记》,详细记录了渤海诸王谥号、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成为研究渤海国的珍贵史料。虽然当今该书已亡佚,但宋朝欧阳修编的《新唐书》内容多参照该书,使渤海的状况能较详细地被记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渤海诸王的谥号、年号仅在大彝震之前保留,而大彝震以后则失传了。大彝震于857年去世,以后又经历了大虔晃大玄锡两代王,渤海国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评价为“海东盛国”。

亡于契丹

895年,大玄锡去世,渤海国又经历了大玮瑎大諲撰两代国王,直至926年被契丹灭亡。其间关于渤海的史事及社会状况的记载语焉不详,主要事件有897年渤海与新罗在对唐朝贡时的“争长”事件(崔致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即作于此时)及906年渤海国相乌炤度与其子光赞与新罗人争夺宾贡名次等事。而在920年,发生了渤海赴日裴颋使团中4名成员“遁留”日本不归的事件,925年后又频繁发生渤海贵族南投高丽(新罗末期朝鲜后三国之一)的事件,可知渤海已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亦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这也给窥伺已久的强邻——契丹国以可乘之机。10世纪初,契丹人即攻陷了渤海控制的辽东;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灭亡。

阿保机灭渤海以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以长子耶律倍东丹国王,作为由渤海国到契丹直接统治的过渡阶段。982年,朝(契丹)撤销东丹国,改隶东京道(一说东丹国还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渤海灭亡后,遗民不愿接受契丹统治,一方面进行激烈抗争,建立了定安国兴辽国、大元国等反抗政权,但都被镇压,并且渤海故地也在战乱中遭到极大破坏,使渤海文明遭遇毁灭性的的浩劫;另一方面他们大批外逃或被强制迁移,渤海遗民的迁移大致有四个方面,占人口一半左右的人留居故地和亡入女真地区,金朝时期对他们的同化政策使其融入女真族之中;被辽朝强迁到契丹内地和辽东地区的遗民,人数在100万以内,后来一部分融入蒙古族,大部分融入汉民族;投奔高丽的遗民,人数在30万以上,都融入朝鲜民族中,朝鲜半岛的陕溪太氏据说就是渤海王室大氏的后裔;投奔中原内地的遗民数量很少,很快都融入到汉民族中。

疆域

领土范围

关于渤海国的疆域,《新唐书》有一个大致的概括:“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地方五千里”。而渤海国的领土范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分为大祚荣时期、大武艺大钦茂时期、大仁秀以后这三个阶段,其疆域不断扩大。大祚荣开国时,其疆域仅限于以今吉林东南一隅的东牟山为中心的小范围地域。随着大武艺“斥大土宇”,到大钦茂时代,渤海国的疆域已扩大为东至今珲春,西至今吉林海龙,西南至今辽宁宽甸,东南至今朝鲜咸镜道,东北至今牡丹江下游,西北至今吉林农安等地。大仁秀时期“开大境宇”,又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奠定了渤海国全盛时代的疆域。此后渤海国的疆域,南以浿江(今大同江)和泥河(今龙兴江)与新罗为界,北抵今三江平原一带,与北黑水靺鞨相接,东临日本海,西至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接壤契丹,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

关于渤海疆域争议最大的一点是其是否占据辽东及其时间。辽东在唐朝时期长期为瓯脱之地,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安东都护府撤销,唐朝势力已难及辽东,这给渤海国入据辽东提供了可能。有学者认为渤海西界一直是自丹东(泊灼口)至新宾开原一线,并未占据辽东。而更多的学者如魏国忠方学凤孙进己郑永振等则支持渤海占领辽东的说法。从史料来看,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渤海占领辽东的过程,但都提示了渤海据有辽东的事实。如《契丹国志》卷一:“东京乃渤海故地,自阿保机力战二十余年,始得之,建为东京。”《辽史·天祚纪》:“东京,故渤海地,太祖力战二十余年乃得之。”《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唐高宗高丽,于此置安东都护府,后为渤海大氏所有。”《资治通鉴》卷二七三载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时东北诸夷皆役属契丹,惟渤海未服……乃先举兵击渤海之辽东。”《续日本纪》卷十一引《渤海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云:“日域东遥,辽阳西阻,两邦相去万里有余”。由此可见渤海后期疆域包括辽东当属事实,并且契丹也是从渤海手中夺取辽东的。而渤海占领辽东的时间,宣王大仁秀时期的可能性比较高。但渤海据有辽东后如何管理,则因缺乏史料而无从得知了。

行政区划

渤海国的行政区划模仿唐朝,实行五京制,下设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渤海国的五京是:

渤海国曾经历四次迁都,大祚荣开国时都城为东牟山旧国,其位置在今吉林东南一带。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785年迁至东京龙原府,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直至灭亡。除京府之外,还有鄚颉、率宾、东平、铁利、怀远、安远等府,府下辖州,其中郢、铜、涑三州为直辖于中央的“独奏州”。除了15府与62州以外,金毓黻还考证出渤海有130多个县。但这只是能考知的数字,渤海全盛时期的县推测有200个以上。

政治

渤海国的政治体制采取的是以国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渤海国“大抵宪象中国制度”,渤海灭亡后,契丹“治渤海人一依汉法”,可知渤海国的典章法律皆依中原唐制。渤海国王处于渤海社会的最顶端,虽然接受唐朝的册封,但对内不奉大唐正朔,而拥有自己的谥号、年号,甚至被尊称为“皇上”、“圣人”,君主的配偶亦被尊称为“皇后”,内政外交均由国王自主处理,可见渤海国虽为唐朝藩属国,却在事实上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颇有“外王内帝”的色彩。关于渤海的王室制度,《新唐书》记载“俗谓王曰‘可毒夫’,曰‘圣王’,曰‘基下’。其命为‘教’。王之父曰‘老王’,母‘太妃’,妻‘贵妃’,长子曰‘副王’,诸子曰‘王子’”。渤海国严格依照封建宗法制度,王位原则上由嫡长子继承,并效仿唐制设“宗属寺”,对王室进行管理。

王室大氏以下的贵族主要有几个“右姓”,即高、王、李、张、乌、杨、贺等,这些贵族连同王室一并垄断了渤海国的政权,从而使宗法制度和高门政治成为维系渤海国的政治基础。在此基础上,渤海国全面依照唐制组织政权,以辅佐国王统治。其三省六部分别是:

此外渤海国在中央还设有十二司、一台(中正台,相当于唐的御史台,负责纠劾官员,长官称大中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大夫)、七寺(殿中寺——相当于唐的殿中省,负责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长官称大令,相当于唐朝的殿中监,品级为从三品;宗属寺——相当于唐的宗正寺太常寺司宾寺——相当于唐的鸿胪寺大农寺——相当于唐的司农寺司藏寺——相当于唐的太府寺司膳寺——相当于唐的光禄寺)、一院(文籍院,相当于唐的翰林院)、一监(胄子监,相当于唐的国子监)、一局(巷伯局——相当于唐的内侍省,掌管宦官)等机构。

渤海国的官阶勋爵制度也效仿唐制,官分九秩,并有开国公、开国男、上柱国等勋爵。渤海国的官服同样模仿唐朝,三秩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绿衣,皆木笏。

渤海国在地方上设五京,下辖府、州、县,有都督刺史节度使等官职。但除了这种中央集权制以外,边远地区还保留着由土人自治的部落制。

有学者根据唐文宗赐给渤海的敕书中有“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等各有赐物”一句出现了“长史”的称谓,进而认为唐朝中央政府在渤海国派驻“长史”一职,进行监领。但因为是孤证,故难下断语,暂且存疑。

军事

大祚荣武周打了场天门岭之战,继而诞生了渤海国,所以渤海可以说是以武开国。建国后虽文化逐渐发达,但武功也保持显赫,先后经历了大武艺“斥大土宇”和大仁秀“开大境宇”两轮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与扩张,与唐朝、新罗黑水靺鞨等周边国家与民族进行战争,确立了渤海“地方五千里”的辽阔版图。关于渤海国的军事机构,据《新唐书·渤海传》载,“其武员有左右猛贲、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各大将军一、将军一”,虽过于简单,但大体上可知是仿效唐朝的府兵十六卫之建制而加以简化,因此推测渤海还效仿唐朝实行府兵制。除了十卫以外,渤海国还设置了自己的禁军,即左右神策军和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而据记载,渤海国在西部边境重镇扶余府“常屯劲兵,扞契丹”,可知渤海也有地方兵或边防兵。这说明渤海的军队由府兵和禁军组成的中央军和地方军构成。渤海政府机构中的政堂省下设“智部”,负责军事上的管理。

渤海军队数量颇大,建国之初有“胜兵数万人”,到渤海后期则是“兵数十万”。史称渤海“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足见其军队战斗素质很强,成为“海东盛国”的重要支柱。

经济

渤海国内各民族来源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因而渤海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这一状况在渤海国存在的200多年里,未得到根本改变。大体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句丽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已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渤海国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诸部所在,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一致所造成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产领域是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可见,渤海区域内社会生产门类十分齐全,除了渔猎业外,当时中原地区具有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渤海莫不有之。以下通过对各门类生产的简略介绍,来说明其社会生产发展的大致状况。

农业

渤海国的农业生产已普遍采用铁制工具。他们使用的铁镰铁铧铁锸和铁铲等,在今吉林敦化、黑龙江宁安绥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有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铁铧为生铁铸造,长36厘米、重近4.5公斤,说明渤海人翻土已由靺鞨时代“田耦以耕”,发展为由畜力牵引。农作物品种也增多了,不仅有粟、麦、穄和葵菜,而且有了水稻、豆类、荞麦、大麻、苘麻和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值得指出的是著名的“卢城之稻”,它表明渤海人在1000多年以前已成功地把水稻栽培引种到北纬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区,仅此可知其农业生产比高句丽时代有了长足发展。

畜牧业

渤海人普遍养,也饲养等大牲畜。猪以今黑龙江阿城一带(鄚颉),马以今绥芬河流域(率宾)的最为名贵。马是渤海与中原地区贸易的重要商品,当时李正己所统今山东半岛“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

手工业

渤海国的手工业有纺织、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陶瓷和造船等行业。纺织品有布、绵、紬,原料是麻和蚕丝,产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和龙县附近地区(显州)、朝鲜咸镜南道沃州)和牡丹江中游(龙州)。契丹灭渤海后,东丹国每年要向契丹进贡粗布15万匹这一事实,可知渤海地区的纺织业是相当发达的。铜的冶炼和制作也有一定规模。炼出的铜除用于制作生活用的各种器皿和装饰品外,还把大批熟铜运到今山东半岛(淄青)出卖。今黑龙江宁安以南的哈尔巴岭一带和东宁县大城子地区,是铜冶的主要地。铁的产地主要在中京显德府,显州位城县的铁最著名。已经发现的渤海时代的铁制品已近50种。渤海人也能制作金银制品。和龙北大地、宁安上京、敦化六顶山等处渤海遗址,出土的金银制品有金带、金饰件、金钏、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814年,渤海国曾向唐朝献金、银佛像各一。陶瓷制品近十几年在渤海遗址中出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