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王国

更新时间:2024-09-14 14:18

尼泊尔王国(英语:Kingdom of Nepal)是尼泊尔历史上的君主制国家,存在于1768年至2008年间。2008年5月28日,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历史沿革

1769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征服马拉王朝三个公国,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1814年英国入侵,尼泊尔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846年至1950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 1923年,英承认尼泊尔独立。

1950年,尼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特里布文国王恢复王权,结束拉纳家族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1990年,尼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比胞弟贾南德拉继位。2005年,贾在解散政府后亲政。主要政党结成“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并于2006年通过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2008年,尼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后产生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自然地理

尼泊尔南亚内陆山国,面积为147181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境线全长2400公里。尼泊尔境内山峦重叠,境内多高峰,珠穆朗玛峰(尼称萨加玛塔峰)位于中尼边界上。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冷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度差之大为世界所罕见。

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海拔1千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因此尼泊尔自古有“山国”之称。河流多而湍急,大都发源于我国西藏,向南注入印度恒河。南部是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是尼泊尔重要的经济区。中部河谷区,多小山,首都加德满都就坐落在加德满都河谷里。巍巍喜马拉雅山挡住北方干冷的寒风,气候宜人,风景美丽。北部山地地区,山高谷深,云雾缭绕,高山终年积雪,只有夏季可以放牧。由于地形复杂,全国气候各地不一。

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冷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在全国同一时间里,当南部平原上酷热异常的时候,首都加德满都和帕克拉谷地里,则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而北部山区却是雪花飞舞的寒冬。

重要节日

国庆日,12月28日(1945年,国王比兰德拉诞辰)

德赛节(Dashain):又称大德赛节(Bara Dashain),十胜节(Vijaya Dashami)。在公历10月,民间最大节日。节日共15天,全国放假7天。在放假的第3天,军队在老王宫附近广场举行宰牲(牛、羊)仪式。第4天(即十胜日),国王和王后在王宫为尼官员、群众和外国人点红。尼历新年(New Year's Day):尼官方通用的健日王纪元(Vikram Sanvat)的新年,在公历4月中旬。全国放假1天。

国旗

尼泊尔的国旗是世界上三角形的国旗。一个世纪前尼泊尔就出现过这种三角旗,后来两面三角旗连在一起,就成为今天尼泊尔国旗的式样。由上小下大、上下相叠的两个三角形组成,旗面为红色,旗边为蓝色。红色是国花红杜鹃的颜色,蓝色代表和平。上面的三角形旗中是白色弯月、星图案,代表皇室;下面三角形旗中的白色太阳图案来自拉纳家族的标志。太阳和月亮图案也代表尼泊尔人民祈盼国家象日月一样长存的美好愿望。两个旗角表示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个山峰。

国徽

由多组具象征意义的图案组成,主要有喜马拉雅山、河谷、太阳和星月标志,以及河两旁的国兽白牛、国鸟绿雉和国花红杜鹃。山脉之上的图案由廓尔喀人用的腰刀、佛脚印、国旗、皇冠等组成。中心图案两旁是手执武器的士兵,下面的红色绶带上用梵文写着“祖国胜于天堂”。

首都

加德满都(Kathmandu)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天然谷地中,四周青山环绕,常年鲜花盛开,被称为山国的“春城”。加德满都还有“寺庙之都”的美誉。尼泊尔历代王朝在此兴建了大批庙宇、佛塔、神龛和殿堂,日久年长,形成了“寺庙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奇特景观。最负盛名的大梵天庙、大佛塔等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旅游者。有人口110万人(2001年8月公布)。

政治

宪法规定,尼泊尔是一个实行多党制民主和拥有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印度教君主立宪王国。国王是尼泊尔民族和人民团结的象征。国王有宣布紧急状态和制订、修改、废止王位继承法等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国王任命在下院获得多数票的议会党团领袖为首相,并在首相的主持下组成内阁。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下议院组成。上院设60席,任期6年,每2年改选1/3。下院设205席,由各县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一至数名议员,任期5年。

经济

尼泊尔为农业国,80%的人口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油料、烟草等。自然资源有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开采。水力资源丰富, 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的2.3%。其中2700万千瓦可发展水力发电。

尼泊尔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发展缓慢。主要有制糖、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加工等。还有一些农村手工业手工艺制造业。宜人的气候、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尼泊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此外,尼境内还有200多座6000至8000米的山峰是爬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尼泊尔丰富的文化和宗教遗产、精美的古典建筑可供印度教佛教徒朝圣,它还有14个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公园,可供旅游者徒步旅游狩猎旅游,1995年到尼泊尔的旅游者达36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