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

更新时间:2024-09-15 12:50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又称百舌、反舌、白舌、黑鸫、黑鸟等。体长约为26-28cm,体重55-126克;雄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等呈黑色,下体呈黑褐色,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亦微有此色渲染。雌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黑褐色,背部较浅,颏和喉均呈浅栗褐色,缀以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为黑褐色,但稍沾栗色;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褐色。

形态特征

乌鸫为中型鸣禽,体长约为26-28cm,体重55-126克,翼展范围在34-38厘米之;[5][8]雄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等呈黑色,下体呈黑褐色,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亦微有此色渲染。雌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黑褐色,背部较浅,颏和喉均呈浅栗褐色,缀以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为黑褐色,但稍沾栗色;雄鸟的喙呈亮黄色或橙色,而雌鸟的喙呈棕色至深棕色。虹膜褐色,雄性的眼睛有一个亮黄色的眼圈。脚黑褐色。幼鸟胸口的纵纹更多,喙的颜色更深。

栖息环境

乌鸫主要栖息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包括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尤其喜欢栖息在林区的外围、林缘疏林、农田地旁的树林、果园以及村镇附近的小树丛中,这些栖息地可以覆盖从数百米的低海拔地区到高达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除此之外,它们还会进入城市公园、乡村居民房前屋后和厕所附近进行活动和觅食。

分布范围

乌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西至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南至西藏南部、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东至福建、浙江、上海,北至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非、中东、高加索、中亚和西南亚。乌鸫还被引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南端的澳大利亚地区。

生活习性

食性

乌鸫食性广泛,多在地面上觅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如蝇蛆、蝼蛄、鲱蠊、金龟甲、蜻蜓、螳螂、毛虫、蚂蚁、蟋蟀、蚜虫、蝗虫、象甲、甲虫、叶虫等。这些昆虫涵盖了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等多个昆虫类群。除了昆虫,乌鸫还会捕食其他无脊椎动物,如马陆、蚯蚓、蠕虫、蜗牛和小螺等。乌鸫也会摄取小型脊椎动物,如蛙类。在秋冬季节,乌鸫会更多的摄取植物性食物,如樟、女贞、枸、野蔷薇、寒莓和胡颓子等。

集群

乌鸫常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会集结成小群。平时,乌鸫多栖息于乔木之上,而在繁殖期间,它们则常常隐匿于高大乔木的顶部枝叶丛中,并会不停地鸣叫。

交流

乌鸫鸣叫声清脆悦耳,叫声复杂多变,通过鸣叫进行交流。乌鸫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的音高和音量,在嘈杂的市区附近,其叫声的音高会更高。当乌鸫准备进行战斗时,它们会改变鸣唱的音调和模式,以此向对手传达自己的态度和意图。

迁徙

乌鸫是一种留鸟,但有些地方的亚种也会进行迁徙。每年3月乌鸫会大量出现在中国北方各类绿地中。至十一二月间,一些食物条件优越的区域,会吸引大量乌鸫短暂停留。一旦天气转冷,尤其是降雪之后,大部分乌鸫会开始南迁,以逃避严寒。在隆冬季节,仅剩下零星的乌鸫个体留守。

天敌

乌鸫在自然界中面临着多种天敌的威胁,欧亚雀鹰是乌鸫的主要天敌之一。乌鸫常在开阔且无遮挡的地面上觅食,因此容易被欧亚雀鹰发现和捕食。尤其在繁殖季节,雌性乌鸫因需长时间外出觅食,更增加了被欧亚雀鹰捕食的风险。除此之外,家猫、鼬类和狐狸等捕食者不仅会直接攻击成年乌鸫,还会利用乌鸫的巢穴作为捕食目标,捕食其中的雏鸟或卵。欧亚喜鹊、欧亚松鸦和园睡鼠也是乌鸫的巢穴天敌。它们会破坏乌鸫的巢穴,捕食或危害巢内的幼鸟。

生长繁殖

寿命

乌鸫,其野生状态下最长的已知寿命可达21.8年,但平均寿命仅为2.4年,这种鸟类并不适合在人工环境中饲养。

繁殖方式

交配

乌鸫实行一雌一雄的交配制度,一些雄性黑鸫可能会尝试追逐已经有配偶的雌性。乌鸫的繁殖期始于3月下旬,此时它们开始配对并出现求偶行为。雄鸟会站在树冠或屋脊上鸣叫,以吸引雌鸟。交配前,雄鸟会发出特定的叫声,并在追逐后与雌鸟进行交尾,每次交尾时间约1秒钟。

营巢

乌鸫交配后便开始开始选巢,一直持续到6月末。乌鸫在选择筑巢地点时,通常偏好于村寨附近、房前屋后和田园中的乔木主干分枝处,或棕榈树的叶柄间。巢穴呈碗状,结构坚固且结实,主要由苔藓、稻草、植物根、茎、叶等材料编织而成,同时还会掺杂棕丝、猪毛和泥土进行加固。巢的底部则混有稀泥,以增加其稳定性。筑巢的过程通常需要7-9天的时间完成。然后便开始产卵,繁殖期可延续到8月初。

产卵

部分乌鸫一年会繁殖两窝,第一窝多在4月初至5月中旬产卵,卵数为5-6枚;第二窝则在5月下旬到7月初产卵,卵数为4-5枚。第一窝的卵通常较大且重,而第二窝的卵则较小且轻。卵为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圆形。卵的颜色为淡蓝灰色或接近白色,布有赭褐色斑点。雌鸟单独承担孵卵任务,雄鸟则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为14-15天,期间雌鸟非常恋巢,不易惊飞。

育雏

雏鸟出壳时需用卵齿在卵壳上戳缝,然后撑开裂缝破壳而出,整个过程约需90分钟。雏鸟属于晚成性,雌雄亲鸟会共同哺育雏鸟。雏鸟出生时全身没有羽毛,大约8天左右,雏鸟就开始在翅膀的主要和次要区域长出羽毛。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乌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为“三有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在欧洲,乌鸫的繁殖种群数量估计在54,800,000至87,100,000对之间,换算成个体数量,即意味着有大约1.1亿至1.74亿只成熟的乌鸫。全球,乌鸫的成年个体数量更是庞大,可能在1亿至5亿只之间。根据(EBCC,2015年)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3年,欧洲的乌鸫种群数量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这显示了乌鸫在欧洲地区的种群健康状况良好。

主要威胁

虽然乌鸫的整体种群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在部分地区,乌鸫仍然面临威胁。在英国,乌鸫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农业强化有关,尤其是在农田区域,乌鸫的数量减少更为明显。而在西班牙的坎塔布里亚山脉,狩猎活动可能是导致乌鸫稀少的主要原因。在荷兰,乌鸫数量的减少则可能与繁殖成功率的降低有关。在其他西北古界地区,乌鸫还面临着捕食者、人为干扰、恶劣的天气条件、巢穴崩塌以及饥饿等多重威胁。

保护措施

乌鸫的欧洲分布范围内,根据欧盟鸟类保护指令附件二,尚未实施任何已知的保护措施。为了在欧洲范围内保护乌鸫,有人提议推广和维持低强度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被认为对乌鸫有益。

生态价值

乌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乌鸫在种子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食用樱桃等果实,然后将种子反刍出来,帮助植物进行远距离的种子传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植物种群的扩散。乌鸫还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包括鸟蛆蝇和蜱虫等。这些寄生虫虽然对乌鸫的巢穴和雏鸟构成威胁,但它们也是生态链中的一环,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维持着生态平衡。乌鸫还能帮助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例如,它们会捕食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