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

更新时间:2024-09-12 17:41

乌苏里江(Wusuli River),黑龙江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唐称“安居骨水”,金称“阿里门河”,元称“忽吕古江”,明称“阿速江”、亦称“速里河”,清代始称“乌苏里江”。乌苏里江原为中国的内河,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遂成为中俄界河。

名称变迁

乌苏里江,唐称“安居骨水”,金称“阿里门河”,元称“忽吕古江”,明称“阿速江”、亦称“速里河”,清代始称“乌苏里江”。乌苏里,满语,其意一说“天王”,一说“下游”。乌苏里江原为中国的内河,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遂成为中俄界河。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乌苏里江为中国和的边境河流,有东西两源。东源乌拉河发源于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山之西侧,西源松阿察河发源于兴凯湖。两源在泥河口子附近汇合后,由南向东北流经密山、虎林、饶河、抚远等地,下游分两汊,分别在中国抚远市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从右岸注入黑龙江。以东源计,河流长度890公里。如果自乌苏里江口上溯到松阿察河河口至兴凯湖西岸的当壁镇(即以松阿察河为正源),全长771公里,为界河和界湖。其中从松尝察河口以下至黑龙江口492公里为中国与的边境河流,其余398公里在中国境内。

河道特征

乌苏里江大部分流行于低洼、沼泽湿地之中,江道主槽宽3000~10000米,河道弯曲系数为1.3,坡降为0.06~0.02‰。

自河源到泥河口子为上游,泥河口子至饶河为中游,饶河以下至河口为下游。各河段特征不甚明显。整个河道穿行在中国的完达山脉和的锡霍特山脉之间广阔的纵谷中,上游地势稍高,谷底平坦;中、下游地势低洼平缓,地面强烈沼泽化。江水在宽达300公里的平缓纵谷中缓缓流动,河道弯曲,河中多沙洲和浅滩,局部湿地布有沟汊、牛轭湖。虎头至饶河段河幅展宽,乌苏里江河道宽度在松尝察河口处为200米左右,虎头至饶河为500~600米,饶河至河口为500~1000米,河口段江面宽可达1000~2000米。正常水位下,平均水深2~5米。主流摆动频繁,两岸滩地起伏不大,局部湿地沟汊、牛轭湖发育。江两岸土质松软,冲刷严重,由于流域内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差异,乌苏里江干流两侧水网发育极不平衡。右岸大部分地段平地狭窄,河谷宽窄不一,山地中水网较发育;左岸地势低平,沼泽普遍发育,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直至三江低地。在注入黑龙江处有巨大的、东西方向的沙洲,东侧为乌苏里江主流,西侧称为抚远水道,北侧为黑龙江。

流域概况

乌苏里江总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在中国黑龙江省境内6.15万平方公里,占乌苏里江流域面积的32.9%。其中:山岗区占29%,坡地区占21%,平洼区占50%。沿岸中国一侧为三江平原东缘农业区,盛产小麦、大豆、水稻等。沿岸主要城镇有虎头镇、饶河镇,名闻全国的乌苏镇位于下游西岸。

水文特征

乌苏里江水量丰富,江口处年径流总量为623.5亿立方米,全流域理论蕴藏量为24.7万千瓦。在中国一侧尚无流量站,借助一侧水文站资料经相关插补,计算出饶河站(集水面积10万平方公里)1916-1982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05立方米/秒,折合径流总量为232.9亿立方米;海青站(集水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1935-1982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575立方米/秒,折合径流总量为554.1亿立方米。径流以降雨和融水为主要补给,其中降雨可占径流总量的65%以上。蓄水能力极强的大面积沼泽是河流的地下水源,补给量约占15%。春季4~5月份,大量融化的冰雪水注入河流,往往形成春汛,并出现一年中最高水位和流量。据饶河站1956-1985年的30年间情况,发生在春季的洪水占50%;6~9月份降雨集中,形成夏秋之际的洪水,其中8~9月份占33%,6-7月及10月占17%,且常常出现春、夏、秋汛相连的形势。枯水期由11月至翌年3月。洪、枯水期水位变幅相差可达7米之多。径流具有年际变化的特点,据海青站资料,丰水年(1981年)年平均径流2800立方米/秒,枯水年(1949年)年平均径流量927立方米/秒,两者相差3倍。

乌苏里江流向由南至北,区域内差异较大,下游冰期略长于上游,达5个月之久,多年平均封江日期为11月17日,下游稍早;平均封冻天数148天,最长达162天(1957年),最短104天(1970年);平均开江时间4月25日,最早在3月1日(1970年),上游流冰时间长于下游。冰层最大厚度为1.15米(1944年3月16日),历年冰层最小厚度0.68米(1945年3月11日)。

主要支流

乌苏里江流域中国一侧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等于和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169条。其中:50~300平方公里的133条;300~1000平方公里的24条;1000~5000平方公里的8条;5000~10000平方公里的1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条(包括干流)。右岸俄罗斯一侧依次有伊曼河、比金河、霍尔河等主要河流汇入。

松阿察河,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为乌苏里江西源。松阿察,满语意为“盔缨”。发源于兴凯湖,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密山市和虎林县境,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河汇合后为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为中俄两国界河,东岸属俄国,西岸属中国。全长209公里,河宽50米,流域总面积2943平方公里,在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267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中国一侧,沿岸为农垦区。

小穆棱河,乌苏里江西岸支流。位于虎林县南部。发源于八五六农场场区内,自西向东流经虎林县义和乡、忠诚乡,在八五八农场场部东注入乌苏里江。全长127公里,河宽27~40米,水深1.2~1.7米,流域面积756平方公里。为平原河流。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流域地势低洼,分布有大片沼泽湿地,50年代开发垦殖,建有多座大型国营农场。

穆棱河,乌苏里江左岸最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辽、金称“毛怜河”、“暮棱水”,元称“莫力河”,明称“麦兰河”,清初称“木伦河”、“木楞河”,清末改称“穆棱河”。“毛怜”、“暮棱”、“莫力”、“麦兰”、“木伦”皆满语,历史相传转音为穆棱河。穆棱,满语意为“马”或“牧马”。穆棱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国的牧马场,穆棱河因此而得名。穆棱河发源于老爷岭山脉东坡穆棱窝集岭,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穆棱、鸡西、鸡东、密山、虎林等县(市),在虎林县虎头镇南注入乌苏里江,全长834公里。鸡冠山以上为上游,谷深河窄,坡陡流急,蜿蜒逶迤于崇山峻岭之中;鸡冠山至湖北闸为中游山丘区,河谷平原开阔;湖北闸至河口为下游,进入沼泽平原区,河道弯曲平缓,水流紊乱,常有牛轭湖出现。河宽25~140米,水深0.8~2.2米。多年平均结冰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144天,平均最大冰厚0.9米。主要支流有大石头河、亮子河、黄泥河、裴德河等。流域总面积18427平方公里。上游为林区,中、下游为农垦区。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左岸支流建有蓄水在3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青年水库和蓄水8860万立方米的中型哈达河水库,并建有富密灌区,可灌溉农田100万亩。主要支流有亮子河、黄泥河、大石头河锅盔河裴德河等。

七虎林河,乌苏里江左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县境内。虎林县由此河得名。清代称“稀忽林河”,至清末改称“七虎林河”。七虎林,满语,为“沙鸥”之意。发源于完达山脉老龙背和老岗山,由源头自西向东横贯虎林县全境,在大王家附近注入乌苏里江。全长262公里,河床平均宽30米,水深1.5米,流域总面积2926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为沼泽性河流,两岸地势平坦低洼,多沼泽。河流排泄能力较低,遇多雨年易形成洪涝灾害。

阿布沁河,乌苏里江左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县境内。发源于完达山山脉的神顶山南侧,由西向东流经阿北、新政等乡,注入乌苏里江。为沼泽性河流,坡降缓慢,一般洪水即易出槽。全长145公里,河宽30米,水深0.6~1.5米,流域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中下游为农垦区。

独木河,乌苏里江西岸支流。位于虎林县东北部。发源于完达山山脉的神顶山东侧,自源头向东南行,至独木河林场转东流再折向东北,在公司屯附近注入乌苏里江。全长75公里,河宽8~16米,水深0.5~1.5米,流域面积712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上游属山溪性河流,沿岸多为林区。中下游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沿岸分布有大片沼泽湿地。

挠力河,乌苏里江左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古称“诺雷河”、“诺罗河”,后转音为今名。挠力,满语,意为“流荡不定”。发源于那丹哈达岭北麓,流经宝清、富锦、饶河3县(市),在饶河县东安镇南部注入乌苏里江,全长596公里。宝清县城以上为上游山丘区,坡度较陡,河道弯曲;宝清县城至菜咀子为中游平原区,坡度极缓,平均水面宽20~70米,最大水深1~4米;菜咀子至河口为下游平洼区,河道滩地变陡,平均水面宽50~70米,最大水深4~5米。多年平均封冻时间148天(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多年平均最大冰厚0.84米。主要支流有七星河、外七星河、蛤蟆通河等。支流蛤蟆通河上游建有蛤蟆通大型水库,总库容1.27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23988平方公里。干流中下游为三江平原腹地,北岸建有多座国营农场。挠力河特产红肚鲤鱼,俗称“红肚囊大鲫鱼”,以背高、体厚、红腹、味美而闻名。主要支流有七里沁河、宝石河、大索伦河蛤蟆通河七星河、外七星河等。

别拉洪河,乌苏里江下游左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东部。又名“别拉雅河”。别拉洪河,满语意为“大水漫地之河”。发源于富锦市北部东石砬子山西平原区,自西向东北流经同江、饶河、抚远3县(市),在抚远县东部别拉洪亮子附近注入乌苏里江。全长170公里,河宽25~40米,水深0.6~2.5米,流域面积4393平方公里。为沼泽性河流,地势低洼,多沼泽湿地,上中游无明显河床,承泄能力差。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1970年代进行大规模整治,开挖河道,流域已成为农垦区,80年代初,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型洪河农场。

伊曼河,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部。河长462公里,流域面积286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705亿立方米,下游瓦古通站集水面积23000平方公里。

比金河,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部。河长459公里,流域面积246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8664亿立方米,下游兹文耶瓦亚站集水面积21400平方公里。

霍尔河,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河长4114公里,流域面积为28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93亿立方米,下游霍尔站集水面积为24500平方公里。

湖泊岛屿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密山市东境,为中俄界湖。唐代称“湄沱湖”,辽、金时称“北琴海”。清代始称“兴凯湖”(又称“新开湖”),满语“水耗子”之意,因湖内盛产水耗子而得名。兴凯湖原是中国的内湖,1860年(清咸丰十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兴凯湖成为中俄界湖,其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兴凯湖为造山运动地壳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略呈椭圆形,北宽南窄。兴凯湖的水源主要接纳白陵河、新土河、门河、勒富河等河流的来水,经湖东北部的松阿察河溢出,为乌苏里江发源地之一。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0公里,其中中国一侧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正常水位时,湖面面积4010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程为69米。南深北浅,平均水深6.28米,最大水深7.03米,最小水深5.08米。蓄水量175亿立方米。湖区地势低平,东、南面多沼泽地,芦苇丛生;西为山地,丘陵起伏;西北岸较陡峻。

小兴凯湖,位于兴凯湖北部又名“达布库湖”,全部在中国境内,与兴凯湖一岗之隔。小兴凯湖呈狭长带状,东西宽36公里,南北长3~6公里,水深1~2米,正常高水位时湖面面积150平方公里,蓄水量3.3亿立方米。小兴凯湖水位较高,湖水可通过泄洪闸进入兴凯湖。兴凯湖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封冻,多年平均封冻时间164天,最多186天(1973年),最少143天(1960年),多年平均冰厚0.86米,最大冰层厚度达1.14米。兴凯湖、小兴凯湖水域广阔,水草茂盛,湖岸多沼泽地,生长芦苇、狼尾草、小叶樟等植物,有天鹅、丹顶鹤、鸳鸯等珍贵水禽来此栖息、繁殖;湖内盛产淡水经济鱼类,有深水鱼40余种。以大白鱼(学名翘嘴红)为名产,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麻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产量较高,肉嫩味香,为高级宴会之珍品,并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的药用价值。1986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以自然景观和珍禽为保护对象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县偏东北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由大小岛屿组成,其状如元宝,故名。冲积岛。面积0.68平方公里。岛屿与西岸有小桥相连,属中国管辖,中国居民一直在岛上从事生产活动。1969年3月,在岛上发生中苏边境事件而驰名中外。岛上自然生长有柳、榆树和各种草木植物,并建有木制长廊、小桥等,风景秀丽,饶河县已辟为旅游点。

七里沁岛,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南端五林洞乡东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因其处于七里沁河口,故名。冲积岛。由5岛组成,南北长3800米,东西宽1800米,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生长榆、柳、山葡萄、绣线菊等植物。历来为中国居民居住和捕鱼场地。1968年1月5日,发生七里沁岛事件,边防当局派出大批军人、装甲车登岛,打死、打伤中国居民多人,中国方面向方面提出严重抗议。

新兴洞岛,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东部新兴洞村正东乌苏里江上,主航道中国一侧。冲积岛。由1岛和3个沙洲组成,南北长5950米,东西宽1070米,面积约3.8平方公里,距中国一侧岸150米。该岛原为大小6个岛组成之群岛,后因洪水冲涮淤积,连成3个岛。岛上生长着榆、桦、柞、柳树和绣线菊等植物,附近水域产大麻哈鱼和鲤鱼等。历来为中国新兴洞一带居民之渔猎区,20世纪20年代在岛上建有房屋。东北沦陷后,日伪军警禁止渔民上岛生产。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渔民一直在岛上捕鱼生产,并由中国边防管理。但地方当局乘中国“政治动乱”之机,将巡逻线伸入该岛西侧中国方水域,冬季在冰上钎插柞树界桩。1969年后又多次绑架中国渔民,在江中用军艇撞翻中国进行捕鱼生产的渔船,抢夺网具等,中国居民据理斗争。该岛仍为中国饶河县四排、西通村居民捕鱼生产,并由中国边防军控制。

偏脸子岛,又名“南通岛”。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部乌苏里江上,叉鱼泡入江口处,距中国岸100米,距俄岸560米。冲积岛。由8岛组成,南北长9250米,东西宽1350米,面积约3.5平方公里。岛上多柳树,附近水域产江鱼。本世纪初,一直为饶河县挠力河口(今东安镇)居民捕鱼、打柴,并建有房舍。

治理开发

蓄水工程

青年水库,位于密山县境内,穆棱河中下游左岸支流裴德里河上,距密山县城1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138平方公里,占裴德里河全流域面积80%,平均年来水量1.68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3.57亿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枢纽工程有: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电站4个部分。(1)大坝为均质土坝,坝前为混凝土抹面护坡,坝后为碎石护坡,长1750米,最大坝高14.2米,坝顶宽6米。(2)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左端,为正堰溢流式,2孔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为885立方米/秒。(3)输水洞距大坝右端坝肩约300米处,为坝下埋管钢筋混凝土结构2孔方涵,断面2×2米,洞长131.7米,设计最大泄量50立方米/秒。青年水库是农垦部门于1958年动工兴建的,开工之日适逢5月4日中国青年节,因而命名为青年水库。1960年下马停建。1973年6月开始续建,1977年10月竣工。除电站机组未安装外,全部按设计要求完成。青年水库原设计灌溉效益面积37.5万亩,后经设计复查改为22.5万亩,其中水田13万亩。由于灌区工程边配套边受益,1985年灌溉水田2.2万亩。防洪保护耕地10万亩和11个村屯,使裴德、兴凯乡和密虎铁路、公路免受洪水威胁。水库养鱼水面4万亩,1979~1985年共捕捞商品鱼46.5万公斤。

蛤蟆通水库,位于宝清县东部,挠力河支流蛤蟆通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505平方公里,总库容1.268亿立方米,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大坝为粘土斜墙土石混合坝,长800米,最大坝高13.1米,坝顶宽5米,迎水边坡1:2.5,干砌石护坡,背水边坡1:1.75,碎石护面。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溢洪道,设8孔木闸门,最大溢洪流量75立方米/秒。大坝左侧为1.7×1.7立方米方型钢筋混凝土输水洞,装钢板闸门,最大泄流量21.4立方米/秒。蛤蟆通水库工程,1957年由铁道兵农垦局(1958年改为牡丹江农垦局)密山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1958年11月由牡丹江农垦局所属八五二农场出工兴建。1961年春下马停建。1970年10月,八五二农场重新修建蛤蟆通水库。1974年末完工。1983年进行“三查三定”时定为病险库。设计灌溉效益19万亩,其中旱田17万亩,水田2万亩。1985年实际灌溉旱田6万亩,水田2万亩。1974年投放鱼苗300万尾,1978年投放300万尾,1979投放350万尾,1985年投入自孵鱼苗225万尾。1975年捕捞5.5万公斤,1985年捕捞25万公斤。

团结水库,位于穆棱县最南部的共和乡境内,穆棱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为445平方公里,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枢纽工程有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等。(1)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全长240米,最大坝高35.5米,为全省最高的土石坝,坝顶宽5米。(2)溢洪道为河岸开敞式,堰顶净宽30米,陡坡消能,最大泄量922立方米/秒。(3)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圆管,直径3.7米,进口上中下3孔平板钢闸门,3台卷扬式启闭机,最大泄量147立方米/秒。团结水库是穆棱县1969年自力更生上马的工程,1972年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由牡丹江地区水利局设计,穆棱县组织全县力量施工。原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后改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可能最大洪水校核,总库容1.25亿立方米。纳入基本建设项目后,国家共投资1102万元,于1983年10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93.1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2万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1982年补偿灌溉面积达22万亩;防洪效益百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94%;养鱼水面6240亩。

哈达河水库,位于鸡东县北部的新华乡境内,穆棱河左岸支流哈达河中游,距鸡东县城25公里。水库以河取名,控制流域面积282平方公里,总库容8860万立方米,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1)大坝为粘土心墙斜墙坝,全长470米,最大坝高21米,坝顶宽5米。迎水坡为干砌石护坡,马道以上坡比1:2.75,以下1:3,马道宽3.5米;背水坡为碎石护坡,上马道以上坡比1:1.98,以下为1:2.25,上马道宽10.25米,下马道宽6米。坡后排水形式为堆石棱柱体。(2)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开敞式,堰顶净宽10米。溢洪道全长260米,混凝土浇注段160米,溢流堰长20米,最大溢流量115立方米/秒。(3)输水隧洞位于大坝右端,为无压2×2.5米的方形洞,全长99.5米,取水塔设3层闸,每孔断面1.5×1.8米,最大泄流量10立方米/秒。始建于1943年东北沦陷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续建。1971年11月水库主体工程竣工。哈达河水库在1975~1977年连续干旱时,及时补给水源,保证了下游水田的灌溉用水。据1971~1985年统计,每年平均补给穆棱河水量750万立方米。哈达河流域内因内涝放弃的7500亩耕地,解除威胁得到恢复,并新垦荒地3000亩。水库养鱼水面7500亩,从1971年开始共投放鱼苗1583万尾,到1985年共捕捞商品鱼27.4万公斤。库区有宜林面积1.5万亩,已栽植落叶松、红松、杨树等共4340亩,15万株。

石头河水库,位于虎林县西部扬岗乡六人班村境内,穆棱河左岸支流石头河上,以河命名为石头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32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680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枢纽工程:大坝为均质土坝,长550米,最大坝高13米,坝顶宽2.5米,迎水坡为块石护坡,坝后排水形式为堆石棱体。输水洞位于大坝右端,为直径1.4米的钢筋混凝土压力涵,洞长32米,最大放流量4立方米/秒。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浆砌石侧槽式,堰顶净宽75米,最大溢洪流量200立方米/秒。设计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以后又按新标准,改为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石头河水库,是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府为日本“开拓团”种水稻解决水源问题,由伪“满洲开发拓植株式会社”组织修建的。1943年动工,1945年春竣工,当时命名为“石头河贮水池”。1952年、1953年、1956年、1981年到1985年进行维修加固。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1985年实灌水田2万亩,已超过设计效益。防洪除涝效益面积3万亩。水库养鱼水面2000亩,已投放鱼苗120万尾。

自流灌溉

富密灌区,位于穆棱河中游左岸,西起鸡东县东海乡,东至密山县和平灌区的东鲜干渠,北靠鸡密公路,南临穆北堤防,呈西南至东北的狭长形状,长44.7公里,宽7.7公里,跨鸡东、密山两县,包括鸡东县的东海、永安乡,密山县的太平、黑台、连珠山、双胜、密山等乡(镇),总面积51.7万亩。灌区北部与低山丘陵漫岗接壤有19条自然沟流入,其中较大的锅盔河和塔头湖贯穿灌区流入穆棱河。富密灌区内,1926年有从沿海一带迁入的朝鲜农民,利用河沟水灌溉耕种水稻。1936年以后,日本“开拓团”开始侵入灌区。日伪政府通过抓“劳工”和强征“勤劳奉仕队”,在灌区中部在穆棱河上修筑拦河坝,开挖干渠,使灌区内的拦河坝达到7座,1945年灌溉面积增加到1.58万亩。日本投降时,灌区工程遭到破坏。1949年春季密山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修复灌区工程,并续建遗留的干渠,县长侯凯亲自在工地领导施工。侯凯将续建后的干渠命名为“富密干渠”(意为使密山人民富裕起来),灌区也被称为“富密灌区”。富密灌区经过续建维修,整顿配套,合并渠首,废除不合理的引水渠,增修排水渠,1985年有主拦河坝3座,副坝7座;用水干渠4条,支渠22条;排水干沟7条,支渠11条;建筑物180座。为解决干旱年主体工程的水源问题,引用锅盔河和塔头湖水,以及堵截排水等兴建4处灌排抽水站,并从1976年开始打机电补水井802眼,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其中水田9.2万亩。1985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水田),实际灌溉面积7.2万亩。有鸡东县永安乡和密山县太平乡、黑台镇、连珠山乡、双胜乡、密山镇等所属50个村受益。

蓄水灌溉

新华灌区,位于鸡东县中部,穆棱河左岸支流哈达河下游。北起哈达河水库保护区南部边缘,南至林口至密山的铁路,东西临哈达河两岸岗坡脚下,呈狭长形。南北长23公里,东西平均宽1.5公里,总面积2.4万亩。新华灌区引用哈达河水库水源灌溉,水库大坝下游5公里至灌区南端的哈达河上共有6个拦河坝,其中主要拦河坝为青山坝,位于原鸡东县水泥厂东侧,系堆石坝,长30米,高1米,宽10米。引水渠长1公里,建有永久性进水闸1座。灌区工程有用水干渠1条,长8.8公里,支渠2条,总长13公里;排水干沟3条,总长0.7公里;永久性渠系建筑物26座、其中桥梁10座、涵洞1座、渡槽1座、跌水9座、分水闸1座、节制闸3座、陡坡1处。哈达河水库兴建之前,1934年曾有5户朝鲜农民,在长兴村西山头哈达河左岸河叉上压柳条坝引水种稻。1938年日本“开拓团”侵入灌区后,又在保合村东哈达河主河道上压坝引水种稻250亩。1943年又在修筑“八铺炕”水库时,开挖用水干渠2公里,修支渠8条,总长20公里,灌溉水田1500亩。“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朝鲜族农民相继移入灌区,1948年春在县水泥厂东侧哈达河上压柳条坝,开渠种水稻300亩。1959年哈达河水库土坝合龙蓄水,灌溉水田4500亩。1960年汛期水库土坝决口,1961年有3000亩水田改为旱田。1963年灌溉面积增加到3500亩。1971年在哈达河水库主体工程即将建成时,修灌区东干渠。由永安、东海、新华3个公社出工分别承担幸福洞、东风渡槽、兴隆大开挖等工程,完成部分土方工程后于1972年4月停建。此后,1973年3月又抽调新华、哈达、东海、兴农、鸡林、银峰等公社800名劳力组成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到1975年11月末完成用水干支渠和建筑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75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1975~1979年灌溉水田0.4~0.5万亩。1980年0.72万亩。1982年0.81万亩。1983年以后突破万亩。1984年1.5万亩。1985年达1.67万亩。有新华、哈达2个乡的10个村屯和县良种场、哈达岗煤矿(原为哈达岗农场)等受益。

石头河灌区,位于虎林县西部杨岗乡境内,石头河水库下游的石头河两岸,东起850农场西排洪渠道,西至杨岗排洪渠道,北靠密(山)虎(林)公路,南临穆棱河杨岗堤防,工程控制面积3.43万亩。石头河灌区是东北沦陷时期修筑石头河水库同时修建的。当时在水库下游2.5公里处开挖西用水干渠,5.5公里处开挖东用水干渠,并建有柳石拦河坝、倒虹吸、桥涵、跌水等建筑物和用水支渠。1945年日本“开拓团”灌溉水田3000亩。“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合民、永信两村的朝鲜族农民和民主联军的独立团曾利用既有工程灌溉水田。新中国成立后,虎林县和杨岗区两级政府,组织当地农民维修原有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1953年发展到7500亩。1954年,国家投资补助,第一次对石头河灌区进行整修扩建,新修拦河坝和进水闸、倒虹吸、跌水等建筑物各1处,分水闸8座,整修干渠2条,新修用水支渠8条排水支渠4条。灌区整修扩建后,1954年和1955年杨岗区的湖北、富国、六人班、杨岗等村的部分汉族农民互助组和太和区凉水泉村、虎林区西岗村的汉族农民互助组的“远征队”来灌区内开荒种水田,灌溉面积达到1.2万亩。但1956、1957年连续遭受低温早霜自然灾害,发生稻瘟病,“远征队”撤回,灌溉面积下降到0.6万亩,到1959年又下降到0.2万亩。1962年以后开始上升,但一直徘徊在万亩左右。1965~1966年进行第二次整修,新修拦河闸进水闸各1座,东用水干渠改线2公里,修支渠渡槽2座,开挖排水干渠1条。1971年兴修西用水干渠泄洪闸1座。1982~1985年又兴修西干渠渠首拦河闸和进水闸、渡槽各1座。经过整修配套,石头河灌区共有用水干渠2条,总长13.8公里,支渠12条,总长17.7公里;排水干支渠4条,总长27.9公里;建筑物40座,其中拦河闸2座、进水闸2座、跌水1座、分水闸13座、渡槽4座、公路桥1座、农道桥及涵洞17座。此外,还修抽水站1处,打补水井71眼。灌区设计面积2.37万亩,其中水田为1.77万亩。1985年工程有效面积1.77万亩,实灌水田1.8万亩。杨岗乡的永信、合民、湖北、富国、六人班、马场等6个村受益。

水电开发

团结水电站,位于穆棱县共和乡境内穆棱河上的团结水库坝后,为坝后式水电站。设计水头19.4米,单机引用流量1.6立方米/秒。电站在水库放水洞一侧,由压力管道、厂房和尾水渠构成。厂房面积380平方米,装机3台,为250千瓦卧式水轮发电机,总容量750千瓦。团结水电站是修建团结水库的同时修建的。1974年9月动工,1980年12月建成。供水库管理处和共和乡的生产和生活用电。水库蓄水量充足,除特别干旱年份外,一年四季都能运行发电,多年平均发电量294万千瓦小时。1985年发电34.5万度。

青年水库电站,位于青年水库输水洞出口处,装机3台,容量720千瓦。电站机组于1982年5月安装投产,与国家电网联网供电,年发电量69万度。

航道航运

航道

乌苏里江是黑龙江右岸的第二大支流,为中苏两国界河。发源于滨海省锡赫特山西麓,水流至伯力注入黑龙江,全长890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乌苏里江古称忽吕古江,清代始称乌苏里江。从源头之水流至中国边境营明山汇入松阿察河后称乌苏里江。由汇流点至伯力一段长495公里。主要支流有穆棱河、挠力河,属平原河流。但右岸多山,左岸则为大面积沼泽地。高水位、高流量多在4~9月份,水位变幅一般在5米左右,属季节性通航河流,年平均通航期208天。

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松阿察河的通航里程共771公里。自兴凯湖西岸的当壁镇至东岸的龙王庙70公里,属湖区航道,湖面宽阔,水深流缓,即使在枯水期水深也在2米以上。自龙王庙由湖区进入松阿察河至营明山206公里,再向下游至虎头95公里,设有三等航标,这两段航道弯曲狭窄,枯水深1米,可通航50-100吨级船舶。虎头至伯力400公里,设一等航标,枯水期一般水深1.0~1.2米,可通航300~1000吨级船舶。

流域内有虎林、饶河、抚远3个县和3个国营农场,人口8.3万,耕地面积35万亩,荒地资源483万亩,是黑龙江省主要产粮地之一。这里陆路交通不便,城乡物资交流主要靠水运。主要港站有虎头、饶河、四排、西通、东安、四合、海青。

港站

乌苏里江从抚远至虎头386公里间,设有抓吉镇、海青、蒿通、国富镇、东安镇、四排、饶河、别拉坑、江口、小木河、虎头等11个站点。这些港站的地理位置分布在松、黑、乌3江,由于这条航线是由同江至乌苏里江各站的航线,所以把经由松、黑两江的港站也都划入乌苏里江港站。

抚远港务站,位于背山面水的抚远县江岸,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要冲,距离松花江下游同江县的水运里程264公里。抚远港长期以来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码头处于自然状态。国家为改变界江港口面貌,于1984年投资198万元,建成了水泥钢板桩直立式码头,并增添了港口机械设备。现有候船室面积256平方米,堆场面积1500平方米。码头有客运、杂货、煤炭、石油等4个泊位。进口大宗货物主要是煤炭和杂货;出口货物主要是粮谷。

饶河港,位于乌苏里江上游左岸,距同江水运里程466公里。港务站是乌苏里江上最大城镇饶河县的水上门户。这里每年需要的煤炭和杂货,主要通过水运进口,出口物资主要是粮食。饶河港码头原是700延长米的自然岸壁,设备较差。1966年国家拨款30万元进行护岸工程,以后又建成栈桥浮式煤炭码头。现有候船室面积350平方米,堆货场面积600平方米。码头岸线有580延长米。共有7个泊位,其中客运杂货泊位2个,煤炭泊位2个,粮食、木材、石油泊位各1个。

洪汛信息

2024年6月25日,据央视新闻,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消息,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乌苏里江饶河站(双鸭山市饶河县饶河镇乌苏里江粮库码头)6月25日11时30分,水位97.85米,达到洪水编号标准,水位呈上涨趋势。依据《黑龙江省主要江河洪水编号实施办法(试行)》,“乌苏里江2024年第1号洪水”已形成,请各级防汛部门、沿河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加强防范,注意避险。

2024年6月,乌苏里江上游干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虎头水文站6月29日4时洪峰水位57.99米,超保0.90米,水位列195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6月29日8时,乌苏里江干流虎头至东安镇江段超警0.74~1.94米,其中虎头至饶河江段超保0.39~0.89米。预计未来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乌苏里江流域将持续小到中雨。截至7月2日8时,饶河站水位99.10米,比昨日上涨0.12米,超警戒水位1.25米,超保证水位0.90米,低于历史最高水位0.25米。受持续降水及上游来水影响,乌苏里江饶河段水位持续上涨,预计7月3日将出现洪峰,洪水量级超30年一遇,东安镇江段将于7月4日前后出现超警1.00米左右的洪峰水位,海青(抚远市)江段将于7月5日前后出现保证水位左右的洪峰水位。8月7日18时,乌苏里江虎头站水位58.01米,超警戒水位1.97米,超保证水位0.9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2米。8月10日,据水利部消息,乌苏里江干流上游虎头江段已于8月9日5时出现洪峰,预报8月12日前后将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后续可能全线超过保证水位,且超保幅度和超保时长均将创历史纪录。截至8月15日8时,乌苏里江饶河站水位51.45米,超警戒水位1.25米,超保证水位0.90米,比8月14日8时回落0.08米。8月26日5时,乌苏里江虎头站水位56.04米,达到《松辽流域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试行)》的标准,编号为“乌苏里江2024年第3号洪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